對過動兒不能只是片面的行為改正或改善,必須是全人/全面性的評估。Scott Shannon, MD提到:父母及治療師應常常注意、並探索下列數項「外在壓力因素」給孩子造成的影響,再採用最合適的方法幫助孩子,勿只治標不治本。1. 不穩定的家庭關係:家中有新生兒、父母離婚、親子關係不佳、搬家、親人過世、經濟困難等,都會給孩子帶來情緒或行為的困擾。2. 學習環境與方式不合適:例如好動的孩子比較不適應傳統式教學。3. 精神上受創傷(Trauma):孩子感覺不安全,而且應對事物時,具無力感。4. 睡眠不足:容易鬧情緒,注意力不集中,學習時吸收能力減低等。5. 飲食習慣不佳:不只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,而且要定時,否則低血糖會使孩子脾氣不佳。6. 觀看螢幕時間過長:過度使用電腦、電視、電玩。請上網參閱全文The Importance of Treating the Whole Child後記:讓我們彼此提醒,孩子出狀況時,檢視一下上述「外在壓力」,,心平氣和的先聽聽孩子的說辭和委屈,再找出對策。就如聖經說的「快快的聽,慢慢的說,慢慢的動怒。」
電台訪談錄(9)家有好動兒 拿孩子去做實驗,是不值得的好動兒與團體生活 孩子不是故意搗亂或挑釁,而是需要一些寬容和正向引導 心裡有話想告訴老師 高中過動兒(好動兒)的心聲校長老師特別喜歡我 這背後包含何等的智慧、愛、鼓勵、耐心...一粒麥子不死 好,我們就讓他們嚇到,證明我們可以做得麼好,...證明他們是錯的。肢體活動 幫助過動兒,父母師長可以採取的簡易策略第二個畢業鐘聲即將響起 一封寫給老師,卻沒有寄出的信如何讓課堂內井然有序 (3) 這些方法,對全班學生都管用如何讓課堂內井然有序 (2) 可供老師/學校參考如何讓課堂內井然有序 (1) 這是過動兒最需要的 (可供老師/學校參考)
好動兒與團體生活 孩子不是故意搗亂或挑釁,而是需要一些寬容和正向引導 電台訪談錄(9)家有好動兒 拿孩子去做實驗,是不值得的如何讓課堂內井然有序 (3) 這些方法,對全班學生都管用如何讓課堂內井然有序 (1) 這是過動兒最需要的 (可供老師/學校參考)肢體活動 幫助過動兒,父母師長可以採取的簡易策略